今年广东持续少雨,主要江河水位比往年同期明显偏低,全省多地面临干旱挑战。作为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,深圳的供水形势异常严峻,全民节约用水刻不容缓。
今年以来,受极端天气影响,北方和中原地区洪涝泛滥,可南方的东江流域却遭遇罕见大旱,发生了自1963年以来最严重旱情,而且大概率是秋、冬、春、夏四季连旱的特枯水情。11月份以来,深圳主政者已经在多次会议上强调节水重要性,并就抗旱保供水进行专项安排、紧急部署。
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,别看深圳降雨充沛,可由于没有本地水源和大江大湖,导致深圳一直是我国严重缺水型城市之一。从1996年开始,在中央、广东和兄弟城市的大力支持下,深圳先后斥巨资参与兴建了东深、东江两大境外引水工程,系统性解决缺水难题。这两大工程也被誉为深圳的生命线工程。
2010年底,当从惠州引水的东江二期工程建成通水时,好像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,每年一下子新增3.7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源,而且还超前预留了一倍的引水规模,深圳人终于不渴了。结果,深圳常住人口却从本世纪初的700万飙升到去年1756万人,城市实际人口更是早就突破2000万。
正所谓而今迈步从头越,好在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,中央支持在广东上马总投资300多亿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,用来保障深圳、广州、东莞等地的社会发展和民生所需,这也是迄今为止广东省历史上投资额最大、输水线路最长、受水区域最广的水资源调配工程。2018年,该工程试验段已经在深圳光明区开工,预计2024年竣工。《深圳水战略2035》提出,在2025年前深圳将形成实现两江并举、四源互济的保供水局面。所谓两江,就是东江西江。
尽管前景大好,可今年老天爷就给了深圳一个考验:大旱。从现在到明年5月份,广东进入少雨季、枯水期,深圳将迎来一段用水紧日子。市政府常务会议制定了一系列举措,可以归纳为三个大的方面:全力以赴保供水,千方百计开源找水和全社会节水。前两项是市政府和水务部门的责任,可最后一项却需要全体深圳市民的共同努力。目前,深圳生活用水占全市用水量的45%左右。
水务部门也把家底全部盘了一遍,受旱情影响,到明年5月份之前,深圳每天供水量有100万吨左右的缺口。如果把本地水库用好,其中50万吨可以解决,还剩下50万吨的缺口,就需要全市市民、各行各业来帮帮忙。每天50万吨,匀到每个家庭上大概每天10升水。其实,这个量也不算大。普通人洗澡20分钟,耗水大概80升。如果我们再问自己几个问题,比如洗手擦香皂的时候,有没有关掉水龙头?洗澡的时候,放水时间是不是有点长?那也许,这些小习惯就足以让这座城市不用走到短时间限水的地步了。
当然,即便没有这次短期缺水的天灾。对于整个中国结构性缺水的总体情况而言,特别是对于地球水环境来说,这都是值得提倡、值得长期坚持的好习惯。对了,生产一张A4纸,也要耗水10升。您看,我们可以做的,真的能有很多。